供應鏈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與破局
2022-12-29 來源: 金融時報 瀏覽量:本網訊:近年來,供應鏈金融作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全社會各行各業的關注。供應鏈金融是立足于產業供應鏈運營,基于供應鏈參與各方之間所產生的交易、物流等業務和信息,形成供應鏈信用,據此為供應鏈運營中的中小企業提供全面資金融通服務的創新性業務。自從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以來,供應鏈金融成為國家政策推動的方向以及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抓手。2020年人民銀行聯合八部門發布《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提出通過打造“物的信用”和“數據的信用”助推產業鏈升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2022年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重點領域金融服務。這些政策的發布推動了供應鏈金融在各行各業的深入發展,極大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然而,我們也需要看到供應鏈金融面臨著持續發展的巨大挑戰,只有破繭蝶變,才能真正使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成為產業鏈供應鏈建設的有力支撐。
供應鏈金融發展成效和挑戰
供應鏈金融在過去的幾年中,由于政府政策的帶動以及全社會的積極創新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據銀保監會統計,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不斷加大(見表1),2019年為43萬億元,2020年為56萬億元,2021年為72萬億元,2022年前兩個季度為42萬億元。其二,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成本逐步降低。我國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逐期下降。2018年全年為7.34%;2019年全年為6.7%,較2018年下降0.64%;2020全年為5.88%,較2019年下降0.82%;2021年全面為5.69%,較2020年下降0.19%;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35%,較2021年全年下降0.35%。其三,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供應鏈金融發展需要多利益相關方的協同合作,根據行使職能不同,可將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參與者分為八大類:核心企業、 鏈屬企業(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物流服務商、供應鏈管理服務公司、科技公司、基礎設施服務商、政府職能部門及行業組織。從目前發展態勢看,這些機構均積極發揮著相應的作用。一方面,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解決其鏈屬企業的運營資金,金融機構則將供應鏈金融視為機構發展的重要方向,努力成為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中堅力量。比如推行企業集團現金管理、供應鏈動態支付折扣、 供應鏈電商支付結算等非信貸業務,都離不開銀行在賬戶體系、資金托管和網絡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是我國近年來大力推進的“互聯網金融”支持實體產業互聯網轉型的基礎支撐。例如電子賬戶、大小額支付、網絡支付、數字貨幣、電子票據、電子信用證、電子保函等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的基礎功能或工具;央行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征信中心、中登、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 等基礎設施,是供應鏈金融堅實發展的基礎力量。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蔡謙:創新供應鏈金融助力“補鏈強2023-01-10
- 要做好供應鏈金融,這八條供應鏈原2023-01-04
- 供應鏈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與破局2022-12-29
- 汽車產銷有望實現正增長2022-12-15
- 建設書香內蒙古 引領文化新風尚2022-12-15
- 風險整治過后,如何重塑互聯網金融2017-01-03
- 楊東教授: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分兩個2017-01-05
- 銀行業利潤空間縮減,轉型為分布式2017-01-07
- 國際組織對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的探索2017-01-10
- 《中國金融》|征信體系共性與個性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