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2022-12-29 來源: 內蒙古金融網 瀏覽量: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近日,中國農業銀行銅陵分行組織開展2021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增強風險責任意識,更好地發揮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中的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關注重點人群。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題主旨,向員工和社會各界講好紅色金融故事,賡續紅色金融基因傳承。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入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中,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設立便民服務網點,踐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辦事理念。突出老年客群重點,積極組織進社區、進街道、進養老院等宣教活動,結合老年人常見生活場景、金融產品等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宣教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防騙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線上線下聯動,提高宣傳質效。守好網點陣地。充分利用機構網點廳堂陣地,借助各項服務設施打造濃厚的金融宣教氛圍,在廳堂公眾教育服務區張貼主題海報、擺放宣傳折頁、電視滾動播放活動口號、ATM機滾動播放活動海報、廳堂懸掛活動條幅等;發揮大堂經理作為金融知識宣傳員的職能,主動做好廳堂內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的介紹和講解工作,積極介紹基礎金融知識、紅色金融史,宣傳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非法活動的嚴重危害性和非法集資、詐騙手段,普及常見的應對方法和處置手段等金融風險防范知識。拓展宣教渠道。加強媒體宣傳,積極拓展線上、線下宣教渠道,充分發揮行內平臺資源及自媒體平臺等優勢發布主題宣傳文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增強金融知識宣傳的生動性、可看性。組織工作人員走上街頭,深入社區、農戶,走進校園,有針對性地向不同群體消費者普及重點金融知識。面向“一老一少”,重點向老年人普及銀行卡安全、防范養老騙局、存款保險制度、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規范等,向青少年普及人民幣識假防假、防范非法金融廣告等金融知識,幫助青少年樹立愛護人民幣、理性消費等意識。
下一步,農行銅陵分行將持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工作,通過“送知識進社區”“送服務上門”等直達消費者身邊的形式,將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將常態化教育與集中性宣傳相結合,立足不同受眾需求,充分結合區域特點,積極營造“爭做金融好網民”的良好社會氛圍。
農行銅陵陳湖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假冒監管機構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2021年8月,一名年輕男子周某來到農行銅陵陳湖支行柜臺要求辦理賬戶信息存在不符的一筆業務,并出示了一張電子版“銀保監會文件”。通過周某表述內容,網點當班柜面經理感到異常,立即呼叫內勤行長前來查看。內勤行長根據周某展示的文件內容基本判定這是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與前期銀保監會通報冒充監管機構名義電信詐騙案件的情形類似。經網點工作人員再三詢問周某后得知:周某在名為坦克的網貸平臺申請貸款,金額3.8萬元,隨后對方聯系周某稱:“借款人賬戶信息不符,該筆貸款已被凍結,需要聯系客服處理?!敝苣陈撓悼头?,客服通過APP發送電子版《關于<貸款人周XX認證以及解凍貸款賬戶>通知函》的“銀保監會文件”和一份錯漏百出的電子版借款合同,要求周某提交貸款資金的50%作為認證金。網點工作人員向周某分析說明上述材料均為偽造,經勸說,周某放棄了提交“認證金”的想法,但擔心申請貸款仍需要按時還款,支行工作人員建議周某立即報警處理,同時引導客戶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了解反詐知識,增強反詐能力。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珍惜信用記錄 科學合理負債2023-04-23
- 企業家學習金融知識的價值及方式2023-04-18
- 儲蓄國債基本知識2023-04-06
- 普及金融知識 踐行社會責任2023-03-29
- 保護財產 杜絕假幣2023-02-28
- 第一套人民幣小史2022-04-29
- 第二套人民幣小史2022-04-29
- 第三套人民幣小史2022-04-29
- 第四套人民幣小史2022-04-29
- 應用中的第五套人民幣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