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向好趨勢未變
2023-09-05 來源: 內蒙古金融網 瀏覽量:本網訊:金融科技領域近日有幾則消息頗引人關注。一方面是多家金融公司出現營收和凈利潤的下降。如奇富科技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75億元,同比下降11.76%,凈利潤20.23億元,同比下降5.86%。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控股發布中期業績公告也顯示,上半年由于整體交易量及貸款余額持續減少,總收入193.48億元,同比下降40.7%,凈利潤17.36億元,同比下降78.9%,等等。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仍在持續加大對金融科技業務的投入。如興業銀行8月30日發布關于在福州濱海新城建設金融科技產業園的公告。該項目總建設投資預算約32.58億元,分7年投入。擬建總建筑面積合計約21萬平方米,規劃用途包括研發中心、數據中心、客服中心、作業中心、培訓中心以及配套用房等。除興業銀行之外,不少上市銀行半年業績發布中紛紛提及金融科技業務的未來發展規劃。
在行業利潤出現下降的同時,為何還有銀行加大投入?兩者看似矛盾,實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首先,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并未改變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向好的趨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金融數據的增長,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據業內研究機構分析,由于金融行業數據豐富,應用場景非常多,未來將產生大量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
其次,在金融行業加速轉型的大背景下,大量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仍未完成,需要金融科技支撐轉型發展。金融機構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一方面是期望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經營效率,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金融服務的安全性,防范業務風險。舉例來說,金融欺詐和洗錢是金融行業當前面臨的嚴重問題,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和異常模式的監測,幫助金融機構及時發現、預防和打擊欺詐行為。實踐案例顯示,金融科技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反洗錢措施,加強金融體系的安全性。
值得關注的還有新政對行業的影響。今年6月30日,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過渡期結束,這也是《征信業務管理辦法》過渡期的最后一天。征信“斷直連”正式落地使得金融科技平臺為機構提供數據服務的模式發生改變。在合規要求下,部分數據產品不得傳輸給銀行,同時,銀行調用相關數據需經由征信機構使用,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務模式必須盡快調整。
適時加大投入、盡快調整業務模式才是利于未來長遠發展之策??梢灶A見的是,對于大多數金融科技公司來說,當前的業績調整將是暫時的,適應新的服務模式后,金融科技公司還將有巨大的業績增長空間。對于金融科技公司來說,需要確保的是金融科技的創新業務始終在安全審慎的軌道上運行,加大力度保護客戶隱私安全,確保業務數據安全,牢牢守住風險的底線。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金融科技行業向好趨勢未變2023-09-05
- 金融科技,數實融合時代的“互聯網2023-08-07
- 融慧金科張羽:給金融科技行業入門2023-07-12
- 北京加大金融科技機構支持力度 補2023-07-06
- 金融科技助力花錢無憂2023-06-28
- 中行推出全新手機銀行打造移動金融2017-01-05
- 當新興的金融科技,遇到守舊的金融2017-01-13
- 金融科技發展如何避免“羊群效應”2017-01-20
- 無卡支付時代 銀行信用卡聯手京東2017-02-17
- 【創新】發展金融新科技 培育增長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