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互聯網,金融科技正抵達新戰場
2023-01-03 來源: 百度 瀏覽量: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每一個時代的金融形態。
傳統金融時代如此,互聯網金融時代如此,金融科技時代同樣如此。事實上,并不存在所謂的完美意義上的金融形態,而僅僅只有適應這個時代背景下的金融形態。
如果為如今的金融科技新發展找到一個全新的詮釋的話,筆者更加愿意將現在的金融科技看成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形態。
認識到金融科技的這一特質,并且找到金融科技在數字經濟時代應當承擔的功能和作用,我們才能避免用以往的概念來生搬硬套當下的發展,才能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通過觀察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頭部金融科技玩家們的新動向,我們總是可以得出一些端倪,并且由此可以窺探到未來一個時期的金融科技的新變化。
當互聯網的風潮漸行漸遠,數字經濟的鼓點逐漸密集,我們看到的是,以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理念為代表的一系列的新發展的來臨。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同樣開始呈現出新的特征。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發展才算是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頭部玩家率先試水,
金融科技不再「互聯網」
一直以來,玩家們都在尋找金融科技的正確方式和方法,縱然是在金融科技深度洗牌的大背景下同樣如此。
如果對金融科技的洗牌進行一個總結的話,「去互聯網化」,無疑是一個主要方面。
無論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頭部互聯網玩家,抑或是以傳統金融為代表的經典意義上的金融玩家,幾乎都不約而同地將關注的焦點聚焦于此。由此,金融科技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1、流量不再是終極追求。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談論著流量,追求著流量,可以說,流量,是互聯網時代的主題和命脈。掌握了流量,就等于獲得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先機。無論是哪一種互聯網模式,無論是哪一個行業,無論是哪一個互聯網玩家,流量幾乎都在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對于金融行業來講,同樣如此。
起初,金融行業的玩家們對于流量的關注點僅僅只是在 C 端流量上,它們通過對于 C 端流量的行為和習慣的改變,將 C 端用戶以線下為主導的行為和習慣轉移到了線上?;ヂ摼W金融,便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可以說,當互聯網金融時代來臨,借助金融的觸角,玩家們對于流量的獲取與收割達到了一個無孔不入的全新高度。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效率的提升。
然而,等到互聯網金融平臺持續不斷地暴雷,我們看到的是,僅僅只是以 C 端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模式開始遭遇困境。
于是,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以 B 端用戶為主導的新流量上。通過將流量的對象從 C 端轉移到 B 端,玩家們又獲得了新的流量紅利。
從本質上來看,這樣一種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模式,依然還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徘徊。
實踐證明,這樣一種方式,同樣是無法獲得可持續的發展的。
只有真正跳出流量的怪圈,站在新的角度來思考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進化,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頭部玩家開始跳出流量的怪圈,主動成為流量,主動擁抱流量,主動與流量深度融合。流量不再是終極追求,成為流量,賦能流量,成為了越來越多玩家們的新選擇。
2、平臺不再是經典模式。
如果一定要為互聯網時代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平臺經濟,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無論是怎樣的互聯網模式,幾乎都將平臺看成是經典。
不得不說,在信息不對稱的時代,在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的時代,以平臺模式來尋求發展的新可能性,的確是可以獲得一定的發展的。
對于金融行業來講,同樣如此。當信息不對稱被打破,平臺模式的效能,開始一點點降低。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放棄平臺模式,開始放棄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而去尋找一種去平臺化,去中心化的模式。
對于金融科技來講,同樣如此。
以往,人們依然還在用平臺模式來發展金融科技,來尋找解決金融科技的方式和方法。
后來,出現的種種亂象,告訴我們,僅僅只是借助平臺模式,非但無法再度提升金融行業的運行效率,甚至還有可能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怪圈之中。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開始放棄平臺模式,轉而去擁抱實體,轉而去與實體融合。
總之,平臺模式不再是一種被奉若圭臬的創新模式,不再是一種屢試不爽的萬金油,而是成為了一個亟待被改造的存在。
對于現在的金融科技玩家們來講,它們更多地是在通過與實體和產業尋求一種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來打開新的發展新姿勢。
無論是成為新型的基礎設施,還是成為新的石油和發動機,平臺模式,都不再是金融科技玩家們的首選。
3、互聯網不再是萬能解藥。
以往,無論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還是在金融科技時代,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互聯網技術身上,幾乎都將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停留在了互聯網的層面上。
不得不說,這樣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萬能解藥的方式,的確是可以獲得一定的增長的。
這是我們看到的那么多的以互聯網金融為主導的玩家,之所以會獲得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然而,等到互聯網成為標配,特別是當互聯網在改造傳統產業上開始變得捉襟見肘,我們不得不去尋找互聯網技術之外的新技術來解決那些互聯網技術無法解決的痛點和難題。
同時,互聯網技術本身同樣在發生著一場深刻且全面的變革?;ヂ摼W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地衍生出新的技術,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開始變得成熟和完善。
特別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頭部玩家們開始將越來越多的關注點聚焦在了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身上。
當這些新技術開始取代互聯網成為破解產業發展痛點的工具和方法,當這些新技術開始取代互聯網成為新的萬能解藥的時候,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始出現。
如果說,以互聯網技術為主導衍生出來了互聯網金融這樣的金融形態的話,那么,以新技術為主導同樣衍生出來的新的金融形態,而這樣一種全新的金融形態,正是金融科技的新詮釋與新定義。
如果對這樣一種趨勢進行一個總結的話,互聯網同樣不再是一劑萬能解藥,而是成為了一個漸行漸遠的「原始細胞」。
頭部玩家們的率先試水,讓我們看到的是,以「去互聯網化」為主導的金融科技新時代的來臨。對于金融科技來講,這是一次全新的開始。
有了這樣一個全新的開始,它才能與流量、平臺、互聯網等一系列的傳統元素訣別,從而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新號角吹響,
金融科技抵達新戰場
對于金融科技來講,后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戰場。
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戰場上,金融科技開始萌發出新的紅利,開始孕育出新的模式,開始孿生出新的商業。
認識到這些現象背后所投射出來的新紅利,我們才能真正把握金融科技新的發展機會,找到金融科技新的發展紅利。
1、金融科技不再封閉與孤立。
如果一定要為現在的金融科技發展尋找一個注腳的話,金融科技不再封閉與孤立,不再置身事外,不再超脫于產業之外,或許是最關鍵的。
對于金融科技玩家們來講,它們不再是一個金融抑或是科技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而是成為了實體經濟與產業運行的一份子,它們會參與到產業的運行過程當中,它們同樣在享受著產業變革孕育出來的新機會。
對于每一個金融科技的玩家來講,如何找到與實體和產業結合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如何盡可能多地與實體和產業建立聯系,并且真正支撐和助力實體與產業的發展,或許將會是一個全新的紅利爆發點。
同以往的金融形態相比,這樣一種模式可能會比較重,比較深度,但是,它所釋放出來的發展紅利,卻絲毫不比以往差多少。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金融科技玩家們如何盡可能多地與實體和產業產生聯系,如何盡可能多地助力實體和產業的發展,如何盡可能多地打破自身與實體和產業之間的界限,將直接關系到它們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獲得紅利的多少。
可以預見的是,當金融科技不再封閉與孤立,未來,誰能夠盡可能多地與實體和產業實現深度融合,誰能夠多維且深層地賦能實體和產業,誰就能夠獲得獲得盡可能多的發展紅利。
2、金融科技不再傳統和原始。
事實上,金融科技的發展,之所以會一直無法擺脫互聯網的牽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無論是從構成它的「金融」元素來看,還是從構成它的「科技」元素來看,都是相當傳統和原始的。
這樣一種傳統和原始的狀態所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便是金融科技僅僅只能獲得那些傳統和原始的發展紅利。
當金融科技不再「互聯網」,我們看到的是,無論是「金融」元素,抑或是「科技」元素,其實都在發生一場深刻而又徹底的改變。
用金融不再是以往的金融,科技不再是以往的科技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當「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都在發生一場深刻的改變,我們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同樣開始釋放越來越多的發展紅利。
當金融科技不再傳統和原始,玩家們應當去思考如何讓金融科技成為人們數字生活的「毛細血管」,如何讓金融科技成為產業數字化變革的「石油和發動機」。
當玩家們找到了落地和實踐這些功能和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它們無疑將會打開新的發展機會,找到更多新的發展紅利。
3、金融科技不再單一和片斷。
以往,無論是以金融為側重點,還是以科技為側重點,金融科技都是一種單一的、片斷化的存在。
這樣一種發展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但是,這樣一種發展所釋放的發展紅利是相當有限的,并且金融和科技都無法做到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這是以往我們看到的金融形態之所以無法發揮出最大的功能和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當金融科技的發展開始進入到新階段,特別是當金融科技開始與互聯網告別,我們看到的是,它不再像以往那樣淺嘗輒止,不再像以往那樣蜻蜓點水,而是開始變得全鏈路、全流程、全體系。
對于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來講,它們所做的要比以往多得多,同樣地,它們所獲得的發展的紅利,同樣比以往要多得多。
同以往玩家們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來獲得發展的紅利不同,現在的玩家們更多地從不同的節點,不同的流程,不同的環節來獲得發展的紅利。
當金融科技開始按照這樣一種方式發展,它其實與實體經濟和實體產業實現了另外一種方式的深度融合,并且這樣一種融合是全流程、全鏈路的。同樣地,它們所獲得的發展紅利,同樣是巨大的。
結語
金融科技,正在發生一次「去互聯網化」的新嬗變。
在這樣一次新嬗變里,金融科技正在越來越多的呈現出新的發展模式和方法,開始釋放出新的發展紅利。
認識到這樣一種嬗變,并且找到這樣一場嬗變里的新機會,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階段,才能真正讓金融科技的發展有所突破。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金融科技行業向好趨勢未變2023-09-05
- 金融科技,數實融合時代的“互聯網2023-08-07
- 融慧金科張羽:給金融科技行業入門2023-07-12
- 北京加大金融科技機構支持力度 補2023-07-06
- 金融科技助力花錢無憂2023-06-28
- 中行推出全新手機銀行打造移動金融2017-01-05
- 當新興的金融科技,遇到守舊的金融2017-01-13
- 金融科技發展如何避免“羊群效應”2017-01-20
- 無卡支付時代 銀行信用卡聯手京東2017-02-17
- 【創新】發展金融新科技 培育增長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