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一場回歸本質的蛻變正在發生
2022-12-05 來源: 浙江 瀏覽量:?
對于金融科技來講,其實是需要一場回歸本質的進化的。因為只有回歸本質,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長久。如果一定要找到這樣一場進化的樣板的話,時下,我們看到的諸多的玩家們對于金融科技的探索與實踐,正是這樣一種狀態的直接體現。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頭部巨頭自然不必說,縱然是那些中小型的金融科技玩家,同樣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金融科技的本質上。
何為金融科技的本質?
筆者認為,金融科技的本質在于尋找到一種金融與時下的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而非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成是傳統金融的外衣。換句話說,只有真正將金融回歸到賦能實體,支撐實體的發展軌道上,金融科技的發展才算是走上了正軌。
需要明確的是,時下我們看到的金融科技回歸實體,支撐實體,同傳統意義上的回歸實體,支撐實體的發展模式是不相同的。更為確切地說,是相反的。
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照搬照抄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回歸實體,支撐實體的功能和作用,勢必會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新的死胡同里。找到與時下相匹配的金融科技的回歸實體,支撐實體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否則的話,金融科技的發展,依然還是在原地踏步。更為甚者,將會失去當下絕佳的發展新機會。
金融不再置身之外,而是投身其中
無論是在傳統時代,還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所提到的金融回歸實體,支撐實體的發展,通常是依靠金融玩家們外部賦能的方式來實現的。對于金融玩家們來講,它們要么對實體經濟進行金融上的支持,要么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對實體經濟進行助力,卻始終都沒有真正參與到實體經濟的實際運行過程當中。在實體經濟本身并未發生太多改變的大背景下,玩家們的這樣一種賦能方式是有效的。
等到實體經濟本身開始發生改變,如果依然還在用傳統的金融賦能方式對實體經濟進行賦能,勢必無法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欲要實現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的深度賦能,我們必然需要用新的方式和方法,滿足實體經濟的發展新需求,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于是,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開始尋找新的方式對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賦能。
特別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它們開始憑借在互聯網時代積累下來的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越來越密切的聯系來尋找賦能實體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傮w來看,這些金融科技的玩家不再是一個置身事外的存在,而是主動成為了實體經濟的一份子。
之所以它們會有這樣的轉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后,這些互聯網玩家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虛擬經濟玩家,而是蛻變成為了新實體經濟的代表,甚至一些互聯網玩家們本身還具備了諸多實體經濟的元素和內涵。
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原因,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是像傳統時代和互聯網時代那樣,僅僅只是一個置身之外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投身其中的存在。它們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撐,同樣不再僅僅只是淺嘗輒止的,不再是蜻蜓點水的,而是全鏈路,全流程的??梢灶A見的是,當金融科技的玩家們開始以這樣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支撐和賦能實體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將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的賦能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科技不再是收割工具,而是連接橋梁
回顧以往金融科技的發展,其實,科技在其中所扮演的,就是收割流量的工具的角色。無論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還是在金融科技的前半段,幾乎都是如此。只不過,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收割的對象是C端用戶,而到了金融科技的前半段,收割的對象是B端用戶罷了。如果僅僅只是將科技定義為一種工具,特別是一種收割流量的工具的話,那么,它的功能和作用必然是無法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的。
當金融科技的發展進入到新階段,特別是當金融科技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方式和方法,我們看到的是,科技的功能和屬性開始從收割流量的工具蛻變成為連接金融與實體的橋梁和紐帶。借助科技這座橋梁,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不再是毫無關聯的存在,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彼此聯通,相互協調的存在。
對于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來講,它們要做的是就是通過科技的手段,將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聯系在一起,以此來促進兩者之間的協同發展。
當金融科技的玩家們開始以這樣的功能和角色來定義科技,它們不再一味地獲取流量,不再一味地收割流量,不再是一味地拓展邊界,而是開始更多地尋找在科技的范疇下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當金融與實體經濟在科技的連接之下有了新的結合的可能性,那么,它們之間的發展,必然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新階段。
可以預見的是,當科技的這一新的功能和屬性開始被放大,我們在未來還將會看到更多以科技為突破口的尋找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新方式的嘗試,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方式,同樣將會發生深刻改變。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真正跳出以往的發展怪圈,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金融科技不再傳統,而是變得新潮
在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都在發生一場深刻而又徹底的改變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本身的功能和屬性,同樣在發生一場深入而又徹底的改變。在這樣一種改變之下,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是以流量為終極追求,不再是以平臺和中心為主要表現,而是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概念來定義自身,而是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模式來尋找自身的發展方式和方法。
以往,所謂的金融科技,其實說到底,依然還是傳統的、互聯網式的、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所謂的金融科技的玩家,其實都是將流量和平臺模式發揮到極致的玩家。這是我們看到的那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始終都無法擺脫互聯網式的發展怪圈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與其我們將以往的金融科技玩家稱之為金融科技玩家,還不如將它們稱之為「互聯網金融第二」。
以往,所謂的金融科技的模式,依然是匯聚流量、收割流量為主導的平臺模式。只不過,在金融科技時代,玩家們的收割對象是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為主而已。盡管在金融科技的前半段,收割的對象發生了改變,但是,這些收割的對象,并不能夠支撐金融科技玩家們獲得長足的發展,并不能夠讓金融科技的玩家們復制以往互聯網模式的榮耀。于是,我們看到的是,當金融科技的玩家們擠破了腦袋進入到金融科技的擁擠的胡同里之后,猛然發現,它們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是死的。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不再傳統,而是變成新潮。在這樣一種新潮的模式下,玩家們不再一味地追求流量的廣度,而是開始追求如何與有限的流量進行深度的融合,在這樣一種深度的融合之下來找到新的發展紅利。
同時,我們看到是基于這樣一種全新的金融科技所衍生出來的新的商業模式。對于金融科技的玩家們來講,它們不再急于通過平臺化的方式來尋找有限的發展紅利,而是開始更多地通過與實體經濟的深度、全面而又多元的融合來尋找更多新的,無限的發展紅利。如果我們將以往的商業模式看成是一種單一的、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的話,那么,現在的商業模式,更多地是一種多元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并且這樣一種商業模式會隨著金融科技玩家與實體經濟結合得深入,持續釋放更多新的發展紅利。
結語
金融科技,正在開啟一場真正回歸本質和原始奧義的進化。
在這樣一場全新的進化之下,我們看到的是,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科技本身正在發生的這樣一場深入而又全面的改變??梢哉f,這樣的金融科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科技。以此為開端,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真正走上正軌,更多的蛻變,才能發生。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構建新發展格局講座聚焦金融科技發2023-01-10
- 告別互聯網,金融科技正抵達新戰場2023-01-03
- 金融科技,在數字經濟時代讓金融更2022-12-29
- 尹振濤:加強金融科技倫理治理的七2022-12-15
- 金融科技:一場回歸本質的蛻變正在2022-12-05
- 中行推出全新手機銀行打造移動金融2017-01-05
- 當新興的金融科技,遇到守舊的金融2017-01-13
- 金融科技發展如何避免“羊群效應”2017-01-20
- 無卡支付時代 銀行信用卡聯手京東2017-02-17
- 【創新】發展金融新科技 培育增長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