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財富增值,國人有多努力
2023-01-31 來源: 網易 瀏覽量:過年期間,一家叫量子之歌的公司順利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發行價為每ADS(美國存托股票)12.50美元,募資總額4063萬美元。
1月25日上市當日,其股價最高飆升到13.39美元/股,不過這幾天觀察下來,動力稍有不足。
單從名字看,很多人天然以為,這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實際上,量子之歌在國內主要從事成人興趣教育方向,旗下包括啟牛學堂、講真、千尺學堂等多個學習平臺。
你不一定聽過它們的課,但刷抖音、長視頻平臺時,時不時會被投喂這樣的廣告:0元輕松學理財,教你把工資用活!
不單單是量子科技,近年來,與財商教育沾邊的公司發展迅速,成了另一個流行的新風口。
過年期間,從朋友圈瘋狂轉發財神的動作中也能窺探出:國人越來越愛搞錢!
什么催生了財商需求
簡單來說,愛搞錢有兩層意思:熱愛賺錢和用錢來生錢!前者要通過勞動等方式來換取,后者就是大眾所說的理財。
如今,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付費在大眾人群中的接受度越變越高。
不管是知識型還是技能型,步入社會的職場人,在升級打怪過程中,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要努力提升,這在某種程度上都催生了興趣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
想要吃得健康,有營養師課程;想要戀愛無憂,有號稱戀愛大師的人不斷打你的電話;而在社會形態和金融的演變過程中,理財的知識也被做成付費課程,在市場上開始流通。
察今知古,理財需求的迸發簡單歸結于一句話:時代到這啦!延伸開來,以下三方面原因層層遞進,相互交織。
經濟的推動:回看2022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之后又躍上新的臺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9%。
有了錢開始談財富增值,這是大多數人一直以來奉行的理念。
根據招商銀行《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國個人可投資規模已于2020年達到241萬億元。
產業的發展: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對于融資的需求,資本市場的推陳出新也擴充了居民的理財選擇。
建國初期的“存款儲蓄,利國利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國庫券、九十年代股票、基金、房產投資。
而今,隨著技術的進步,疊加網絡化時代發展,靈活的理財方式相繼迸發,風靡全國的各類“寶寶”類貨基,打開了全民理財的大門。
最近兩年,海外投資在市場上開始嶄露頭角,多元化的全球資產配置成為必然趨勢,資產配置的概念越來越強。
復雜的環境:世界的多變性、經濟的多變性,無時無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投資標的價格,這當中居民的財富在經濟中也開始起起落落。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打亂了原本的經濟和生活。之前買買買的習慣,并未帶來任何安慰。經歷了迷茫、焦慮、不安后,不少人開始思考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意義。
假如失去工作,我該如何養活自己?縈繞在耳邊的巴菲特等大神們的“童話故事”,也激發起人們研究理財的興趣。
資產標的選擇的多樣性,經濟、金融的復雜性以及各種詐騙事件的發生,進一步讓我們意識到,對于金融、理財的全方位認知能力的提升時不待我。
自我成長
中國的財商教育市場空間有多大?答案是:很大,且從普及率上看,行業在國內依然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量子科技在招股書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2021年,只有不到35%的國人具備財務知識,這一比例顯著低于美國的57%和英國的67%。
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有大量的社會組織和金融機構通過不同的方式為理財教育提供服務。美國丹佛更是專門開設了一家青少年儲蓄銀行。2001年起,美國則立法把理財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內容。
國內而言,2020年以來,突發的疫情加速了線上教育的發展,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1—2026年,在線財商教育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8.9%。
理財意識的覺醒,讓國人開始慢慢有了管理財富的欲望。體現在行動上具體分為兩種途徑:自學成才、參加培訓。
自學成才模式下,理財書籍和興趣小組成了大多數人的不二選擇。相比于實操經驗,這兩種方式更多的是培養一種理念,是從道的層面告訴人們,要有投資的意識和習慣,并且越早開始越好。
早些年的《小狗錢錢》、《富爸爸窮爸爸》、《鄰家的百萬富翁》等書籍,從不同角度告訴讀者,財富思維可以培養;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的差別;有錢人是如何規劃理財投資、積累財富、規劃子女教育、處理遺產分配等復雜問題。
書里的知識并不難懂,思維方式也都不過時,如今,作為理財入門級的知識讀物,這些書依然被很多人推崇。
以《小狗錢錢》為例,雖說只是一本童話故事書,但該書在豆瓣的評分卻高達9.1,出版20多年來,全球銷量逾千萬冊,打敗了99%的暢銷書。想必作者的版稅已經收到手軟。
書中傳遞了一個看似簡單,但少有人能堅持的“541原則”:把壓歲錢的50%存在銀行,40%放入夢想儲存罐,剩下的10%用來花。
如今,理財理念的興起帶動了理財圖書的銷量。
北京開卷發布的零售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整個人理財類圖書同比增長率為67.10%,其銷售規模呈現上升趨勢。
除了讀書,理財也講究氣氛,畢竟人多了更容易堅持。
在文青聚集地豆瓣,各種花式省錢、理財小組遍地開花。大家交流著各自錢生錢的大法,討論著國內外先進的理財理念。而早期從豆瓣走紅的小組長們,不少已成為各大平臺的大V。
在這里,有人的錢是狠心存下來的,有人的錢是通過科學的理念賺出來的。
2020年,由歐美傳入FIRE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逐漸出圈,其所倡導的克制物欲、簡化生活的理念受到一大批中青年的青睞,渴望早日退休和財務自由的人開始摩拳擦掌。
FIRE運動和很多理財書籍傳遞的觀念類似:通過財務規劃早日逃脫勞心勞力的工作。
FIRE運動的追隨者們認為,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求儲蓄率達到50%甚至更高。當人們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后,就可以提前10年、20年,甚至更早退休。
來源:豆瓣
隨之而來,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毫不避諱地秀出自己的攢錢生活。
教別人賺錢和自己賺錢,是兩碼事
除了自己探索賺錢方法外,不少有志青年開始花錢學習理財。由此,圍繞財商教育衍生出的業務也在增多。
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說法,所謂財商教育,指的是不同財富目標設定之下,為人們提供獲取金融、投資和財富管理能力的知識和技能,課程主題涵蓋各種投資和保險產品。
簡單來說:解決人們買什么、怎么買等一系列問題的課程。
其發展主要包含四個層次:金錢觀與價值觀、風險鑒別與防范能力、金融知識與素養、理財實踐能力。價格從幾塊錢到上萬塊不等。
來源:億歐智庫
根據天眼查,截至目前,名字里帶有財商二字的公司已有不下5000家。市場上的財商教育相關主體主要歸為三類:
1.職業教育公司延伸出來的財商教育;
2.以賣課為主的泛財富垂直類財商教育公司;
3.微博、雪球、公眾號、抖音等自媒體大V開發的課程。
來源:億歐智庫
如今,銀行、券商、基金公司也都開啟了財商教育的服務,通過直播、公眾號推文等形式,向自己的用戶普及一些金融和市場的知識,傳遞一些晦澀難懂的理念。
需求在,供給也在激增。數據層面的角度,付費買課這事兒目前進展如何?
窺探行業全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研結果,2021年,國內在線財商教育注冊用戶數達到1830萬人次。預計2026年,注冊用戶數將達到3450萬,2021—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上升至13.5%。
對應之下,2021年,真正為課程付費的用戶數為410萬,轉化率在22%。預計2026年,付費用戶數將達到970萬。
行業整體情況之下,個體差異也不盡相同。
以量子科技為例,截至2022年6月底,這個在國內稱得上大型的培訓機構的注冊用戶數為5880萬人,其中付費用戶僅110萬人,轉化率僅有1%—2%。
來源:量子之歌科技招股書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這家教別人賺錢的公司,自己尚未實現真正的盈利。
根據公司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7.60億元、28.68億元和6.59億元。錄得凈虧潤分別為3.16億元、2.33億元以及9727.8萬元。不到三年的時間,量子之歌共計虧損6.46億元。
來源:量子之歌科技招股書
不賺錢的原因,從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要歸咎于高額的廣告支出。APP的建設、網絡平臺的劇集植入、短視頻平臺的廣告等。而根據公司自己的口徑,人工成本的增加也是一大拖累。
這一模式不賺錢,不代表業內所有的公司都如此。
國人需要財商教育嗎?答案是肯定的,規劃財富的能力,在哪個時代都很重要。
去年就有人大代表呼吁,將國民財商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制定嚴格的標準體系,漸次有序推進。
目前該行業而言,由于其屬性、形式、內容和運行方式具有跨行業、跨部門交叉運作特征,致使行業目前尚沒有明確監管主體,行業發展存在某些失序狀態。
結語
經濟的本質,是其不可預測性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投資本身,就是在不確定性之中找到一點點的確定性。
然而,理財之前首先應該明白一點,沒人能夠精準預測未來??雇浀拇蠓较蛑?,加息快慢的具體方針,美聯儲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其次,理財是一個循序漸進和積累、堅持的過程,一口吃成胖子的人,不是有真本事,就是運氣使然,不具有普適性。
財商賽道有需求,就有供給。然而,每家機構的初心和口碑如何,市場最終會用腳進行投票。
提升財商認知,不僅僅指賺錢能力,同樣應當提升自己防詐騙的能力!
【重要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專家熱議家庭財富管理:理財“理出2023-09-06
- 金融界“財富云課堂”陸續開啟 投2023-06-28
- 螞蟻財富助力安穩理財,讓財務生活2023-06-09
- 智投新貴,嘉紛理財上線,實現智能2023-05-15
- 家庭財富安全平衡術2023-05-06
- 【財富】智能投顧化是未來財富管理2017-01-16
- 銀行新年緊急停售投資型財險新收保2017-01-19
- 中國財富開始爆發性增長 如何分得2017-02-24
- 【投資】從投資策略看2017財富2017-02-27
- 財富管理平臺真融寶為何能快速逆襲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