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的風口上 飛起的為何是信用卡
2017-02-21 來源: 經濟觀察網 瀏覽量:本網訊:相對于當前開展消費金融的其它機構而言,信用卡的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中信、民生、光大等銀行計劃將設立信用卡公司。
消費金融興起,提供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迎來了風口。
目前國內提供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從參與主體來看,主要分為五類: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電商平臺、分期購物平臺、P2P平臺及小貸公司和線下貸款中介公司。
消費金融業務本就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一環。線上依靠發放大額貸款,線下有信用卡的大面積覆蓋。銀行在在車貸、房貸等大額貸款中占據絕對的優勢,仍是目前的參與主體。
與此同時,消費金融公司近年異軍突起。銀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毛宛苑表示,到2016年10月已經批準開業的消費金融企業16家,有3家批于籌備,還有3家在走流程就是審核之中,還有不少家屬于輔導階段。行業整體已實現盈利,未來還將有一批消費金融公司批籌。截至2016年9月末,消費金融公司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4.11%,貸款撥備率4.18%,風險處合理可控范圍。
然而,目前P2P和線下貸款中介公司游離在監管之外,并無合法營運牌照,對消費金融行業構成威脅。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消費金融業務尚處于摸索過程中,后期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出臺和完善。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部分機構的監管套利不可持續,目前監管已明確會實行穿透式管理,預計對非持牌公司所面臨的監管氛圍比過去更加嚴峻。
16家消費金融公司不如一家平安普惠?
“根據測算,中國消費總額大概占到GDP的46%,但是這一塊的增長非常的快,拉動 GDP占到了71%?!鼻迦A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教授表示,消費增長還有潛力?!跋M金融公司應運而生,順勢發展,具有重要社會價值。截至2016年3季度末,消費金融公司發放貸款余額970.29億元?!?2月15日,毛宛苑在銀監會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消費金融社會影響力還不算大,主要原因是行業起步較晚,16家公司中近半數開業時間尚不足1年半,開業初期主要為夯實發展基礎與業務試水階段,尚未進入穩定的業務增長與盈利期,特色產品與品牌認知也在逐步形成當中,行業發展尚有較大空間。
12月16日,在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2016年第二屆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毛宛苑表示,截至2016年9月末,消費金融行業資產總額1077.23億元(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余額970.29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4.11%,貸款撥備率4.18%,因具有“無抵押、無擔?!?、“小額分散”、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展業特點,風險處合理可控范圍。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由于其專業性和正規性(納入監管)使得他們能夠專注地圍繞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出更具有特征的消費金融產品,并且具備較為安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控制體系。
與上述16家機構相比,平安普惠的數據儼然成為了第一梯隊的領跑者,目前平安普惠無抵押貸款業務期末余額、全年無抵押貸款放款量雙雙突破千億,有抵押業務超過500億,互聯網產品超過250億。預計全年將達到1800億左右。而無抵押貸款的信貸損失率大概是3%左右。
與正規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相比,互聯網消費金融體系的消費金融業務則更為靈活?!跋M金融需要與消費場景對接,如果消費者沒有信用卡,會為幾百塊至幾千塊錢去消費金融公司辦理業務嗎?”一位來自百度金融人士向記者表示,消費金融業務應該提高用戶體驗性,與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相比,互聯網公司更接近用戶,也更為簡單快捷,讓用戶非常自然地接納并使用一項此前并不熟悉的金融新業務。
樂信集團首席風控官劉華年認為,場景+金融的創新模式、將電商平臺商品毛利和金融服務相結合,打造價格競爭力;高效專業的風控引擎打造優質資產;同時通過多元化的資金渠道,降低資金成本。這些都是打造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定價優勢的組成因素。隨著這類機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技術智能化系統搭建方面的投入,風控效率方面也將高于業內平均水平。
正在起飛的信用卡
“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創新最活躍的領域?!敝袊ど蹄y行董事長易會滿稱。
目前中國銀行業信用卡業務已構建了覆蓋工薪階層、大學生、出國旅行群體、高凈值財富人群、小微商戶、私家車主、網購一族等各類群體的信用卡產品體系。近年大中型銀行手機信用卡,大都實現了蘋果和安卓系統手機的“全覆蓋”,全面支持線下“近場”揮卡支付和線上“遠場”一鍵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4.96億張,同比增長10.41%,環比增長4.83%。人均持有信用卡0.33張。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537.50億元,環比增長11.85%,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51%,占比較上季度末上升0.08個百分點。以此推算,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為3.56萬億元。
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11月底該行信用卡發卡量已經超過1.2億張。
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2017年1月1日后,放開免息還款期最長不能超過60天、最低還款額不能低于10%的限制,由發卡行自主決定;信用卡透支利率有望下浮30%,同時以“違約金”取代“滯納金”;完善了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持卡人通過ATM提現的每卡每日累計額由2000元提高至1萬元。
相對于當前開展消費金融的其它機構而言,信用卡的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正計劃開展信用卡業務公司化改制,并將設立信用卡公司。但此事還需相關監管機構核準,中信銀行有望成為首個成立信用卡子公司的銀行。據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呂天貴透露,監管機構正在研究,具體時間有待于銀監會進一步細化監管政策以后方可。
一旦中信銀行成立信用卡子公司,其它銀行或將陸續跟進,信用卡子公司將無疑獲得更多自主決定業務的空間,信用卡產品或將進一步細化,產品功能的設計將更加多樣化,或實行免息期長短“因人而已”、利息多少“因卡而已”等具體措施。甚至可能將獨立上市。
穿透式監管
在目前提供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中,除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外,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線下貸款中介機構大都未持有牌照。
“部分機構的監管套利不可持續,目前監管已明確會實行穿透式管理,預計對非持牌公司所面臨的監管氛圍比過去更加嚴峻?!壁w國慶表示,從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去看,套利是短期的,紅利反倒是長期的。
目前很多未持牌的消費金融機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統,致使金融消費者在這類機構上的貸款未能在央行征信報告上有所體現,這樣容易造成征信的不精確性,預計下一步監管會加緊這方面的投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消費金融業務需要建立完備的個人征信體系、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消費金融公司融資途徑等。
今年3月25日,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強調,對于互聯網金融應該實施穿透式監管,同時要實施功能監管,按照業務性質明確監管責任,堵塞監管漏洞,消除監管空白,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認為,對于金融產品創新應以滿足社會投融資和風險控制的基本需求為主,讓金融產品回歸為經濟實體服務、簡約透明。在監管上就應實行穿透式的監管,要看到最終投資人和融資人。
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首次提出“穿透式”監管辦法,要求透過表面判定業務本質屬性、監管職責和應遵循的行為規則與監管要求。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穿透式”監管方式,就是要透過表面現象看清業務實質,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綜合全流程信息來判斷業務性質,并執行相應的監管規定。
責任編輯/鳳鷹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消費金融機構促消費花樣多 利率優2023-02-03
- 中原消費金融:堅持技術核心,穩固2023-01-31
- 支持舉措頻上新 金融助推消費活力2023-01-18
- 中國平安啟動2023年"2023-01-16
- 平安消費金融視科技為重要推動力,2023-01-10
- 從京東金融 白拿事件 看消費金融2017-02-19
- 消費金融的風口上 飛起的為何是信2017-02-21
- 【消費金融】旅游消費 ‖ 分期大2017-02-23
- 消費‖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有2017-02-23
- 【消費】互金消費金融資產質量分化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