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再融資新政抑制企業過度籌資
2017-02-22 來源: 金融時報 瀏覽量:本網訊:FT分析顯示,受最新出臺的再融資新政影響,至少180家中國上市公司將被迫取消或縮減配股計劃。
至少180家中國上市公司將被迫取消或縮減總價值達到970億美元的配股計劃,原因是官方出臺了新規,抑制為了有問題的收購和金融投機而進行的過度籌資。
這些規則出臺之際,中國監管機構越來越關注“脫實入虛”的趨勢——這一短語用于表述那些放棄實體經濟活動,轉向資金運作的公司。2016年,上市公司向被動金融產品投資了創紀錄的1100億美元,即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自1999年以來最慢的。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上周五發布新規,限制通過非公開發行進行二次股票發行。除了金融產品外,這類股票發售大部分被用于私人股權收購,而投資目標的選擇標準是匹配散戶投資者追捧的投資“概念”,哪怕這意味著投資目標在收購方的核心業務以外。
就像公司更名以發出啟動戰略轉變、進軍高科技等時髦業務的信號,從而提振股價那樣,收購的目的是吸引投機者的興趣。
“公司管理層利用二級非公開發行作為把低品質資產證券化、從而套取現金的一種方式。結果是小投資者被套牢,”交銀國際(Bocom International)在香港的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表示。
通過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以收購非上市公司的戰略,在中國尤其具有吸引力,因為政府嚴格控制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數量,許多公司要等候多年才能獲準上市。非公開發行是首選方法,因為規則允許新股定價低于當前市場價值。
去年,793家上海和深圳上市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1.8萬億元人民幣(合2610億美元)。同時,根據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這兩家交易所的227筆IPO交易募資總額只有1500億元人民幣。
最新規則規定,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若前次募集資金到位尚不到18個月,上市公司不得進行非公開發行。同時,已經持有“較大”現金余額或其他金融資產的非金融企業,不得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
英國《金融時報》對萬得數據進行的分析表明,約178家上市公司已經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計劃(估計總價值6680億元人民幣)似乎會違反上述三條規定中的前兩條。
抑制由二次股票發行助燃的金融投機,符合中國今年遏制金融風險的整體焦點。中國央行近幾個月指導貨幣市場利率走高,以求化解債券泡沫。
最新規則還與政府的中期目標有聯系,即逐步取消IPO審批要求,允許市場決定哪些公司可以發售新股,以及它們何時和以什么價格出售新股。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近幾個月顯著加快了IPO審批步伐。分析師們表示,該機構打算首先縮短IPO排隊行列(目前有619家公司排隊),然后解除對IPO流程的管制。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本月曾表示,他預計需要兩、三年才能處理完現有的IPO申請。
相對強勁的市場緩解了這樣一種擔憂,即IPO活動加快將分流對現有股票的需求。但分析師們表示,收緊二次發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從整體上再平衡股票籌資,使其向IPO傾斜,同時保持對總量的控制。
“過去兩年非公開發行募資規模龐大,增長速度非???,”西南證券(Southwest Securities)在上海的策略分析師朱斌表示?!皩Y本市場整體的‘抽血’影響是毀滅性的?!?br/>
責任編輯/趙春艷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期貨行業加大幫扶力度 多個“保險2023-02-03
-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資本市場支持房2023-01-30
- 4.11億元轉讓期貨公司39%股2023-01-18
- 信托股指期貨交易資格申請提速2023-01-09
- “保險+期貨”為中小農戶進入大市2023-01-04
- 中國證監會再融資新政抑制企業過度2017-02-22
- 國債期貨金融監管釀新規 期債或震2017-02-22
- 祁斌:國際形勢、海外并購與經濟轉2017-02-23
- 祁斌:在紛亂的世界中做好自己的事2017-02-24
- 國內鋼價漲幅收窄 進口鐵礦石大漲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