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洲:技術創新打造數字普惠金融核心競爭
2017-02-2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瀏覽量:本網訊:電數字普惠金融已經成為中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中國金融體系正在向均勻化、高覆蓋的普惠目標轉變,讓更多的人能獲得優質的金融服務是未來中國新金融事業的重要職責。
潛力巨大仍有瓶頸
近年來,普惠金融獲得高度關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藍海市場潛力。普惠金融的服務群體涵蓋了小微金融和消費金融等。
我國的現實狀況是,6000萬戶至7000萬戶小微企業主和商戶、1.2億至1.5億低收入工薪階層人群、1.8億至2億農戶中仍然有相當比例的人尚未享受到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務。
由于消費觀念上的差異,我國居民杠桿率(負債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015年美國“消費信貸總額/消費支出總額”達到29%。我國2015年這一數值僅為14%,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由于普惠金融面對的客群是廣大的中小微借款人,他們征信臉譜模糊,又缺乏有效抵押物,再加上地域分布十分分散,因此普惠金融運營成本非常高。運營成本主要集中在人力,包括從前期的數據采集、中期的信審以及后期的貸后管理。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他們所服務的大企業由于單筆業務數額巨大,且財報表完善,因此人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
從2005年聯合國首次推出普惠金融概念后,各國的普惠金融事業仍還有較大的空間等待挖掘。如何在成本和效率之間做到平衡,這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方向:普惠金融數字化運營
那么,發展普惠金融的出路在哪兒呢?答案就是數字普惠金融。筆者認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定位: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普惠金融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定位。定位服務對象后,在產品設計、風控流程、運營手段等諸多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新和改善。
二、技術:依托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金融科技,將普惠金融規?;?。數字技術的升級和應用,讓信息采集、風險識別、用戶管理等變得更準確和易獲取,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讓風險定價更科學。
三、生態:打造包括征信、風控、信貸、支付、保險等在內的互聯網金融生態閉環?;ヂ摼W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還是一種生態。
四、合作: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多層次合作,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打造核心競爭力
真正做好普惠金融需要的是兢兢業業地精細化運作,根據各自資源、能力、專業度找一個小的切入領域,做細做深。
具體看,金融必須擁有成熟的風控體系,風控起源于信息不對稱。對于成長中的普惠金融來說,數據則成為風控的基礎資源。普惠金融時代,風控的核心是“大數據資源+風控模型”。
“大數據資源+風控模型”并不是簡單的數據信息和數學模型的組合,而是數據采集、數據利用以及風控模型為核心的流程作業模式等一系列的金融工程形成的整體風險運營管理體系,最終將數據轉化為精準的風險定價。
責任編輯/鳳鷹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普惠金融持續發力 滿足小微企業融2023-02-03
- 普惠金融持續發力 滿足小微企業融2023-01-31
- 聚焦小微金融需求 銀行普惠金融服2023-01-18
- 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2023-01-17
- 數字普惠金融“下鄉”助力鄉村振興2023-01-09
- 【數字普惠】 法定數字貨幣與普惠2017-02-20
- 郭震洲:技術創新打造數字普惠金融2017-02-22
- 【普惠】新型金融服務企業是普惠金2017-02-24
- 行業迎春天PPmoney深耕數字2017-02-27
- 數字普惠‖技術紅利將推動數字普惠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