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普惠金融 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2022-12-05 來源: 網絡 瀏覽量:?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時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振興,沒有特色化、可持續的鄉村產業,就無法實現鄉村振興。鄉村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習近平總書記今年2月在中央深改委第24次會議上指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普惠金融體系薄弱,無法滿足鄉村產業發展需要,盡管目前情況持續好轉,但鄉村區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主要癥結在于提供鄉村金融服務成本高,面臨的違約風險大,而鄉村區域能承受的融資利率有限,市場化金融機構開展普惠金融的動力不足。鄉村普惠金融,已成為市場失靈的典型領域,傳統金融模式無法解決這一問題。數字普惠金融運用數據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信息技術,快速覆蓋客戶,邊際成本低,能在政策性金融支持下以較低利率持續向鄉村區域提供便捷金融服務,助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鑒于此,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構建以政策性金融為引導、金融機構自擔風險進行市場化經營的鄉村數字普惠金融運營體系,支撐鄉村產業長遠發展。鄉村業戶規模小,現金流和預期收益不穩定,抵質押物缺乏,信用風險大;地域分散,服務成本高。傳統銀行為追求利潤往往將農村地區的低息存款,投放到發達城市、大型企業或國資企業,導致鄉村地區金融資源不足、融資難融資貴。這就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性金融資源,如支農支小再貸款計劃、國家開發性政策性中長期信貸、省級農業融資擔保支持、農業保險補貼、鄉村振興基金等,擴大鄉村普惠金融的投放規模,允許各金融機構獲得合理利潤并自擔風險,激勵其運用數字化工具覆蓋廣大鄉村,推動鄉村普惠金融可持續開展,最終形成以數字科技為依托、政策性專項金融資源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運作的鄉村數字普惠金融體系。
二是以數字化構建鄉村普惠金融的風險分擔和容錯機制,讓各金融運營機構敢貸愿投,提振鄉村產業活力。一方面,謀劃建立省級鄉村普惠金融的數字化產權交易平臺,運用智能化、網絡化的數據信息技術,堅持“政策性、獨立性、專注性”原則,將產業轉移園區、農村集體林權、水面承包權、設施農業、大型農機設備、收費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納入交易流轉,發揮其抵押質押擔保功能,提升山水林湖草等資源的經濟價值,解決鄉村抵押質押物不足問題。另一方面,對新型產業進行業戶軟信息數字化評價應用,如產業轉移園區的外協加工、新農人返鄉創業的品牌電商、鄉村農場、戶外文旅等新興產業,不單純以抵押質押擔保來衡量業戶,而是重點以農業項目的種養周期、經營周期、經營狀況、市場前景以及經營者的品格特征、經營管理能力、誠信記錄、家庭構成、日常開銷等“軟信息”為主,進行風險判斷和投貸決策,通過“看人”和“看事”,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門檻。
三是聚焦鄉村場景,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接地氣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讓業戶能用會用,支持業戶生產經營。在傳統的鄉村資金需求中,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主要從縣域金融機構借貸,而傳統縣域金融機構卻以放貸金額和抵押質押品控制信用風險,因金融理念與信息技術限制,無法深入鄉村產業的具體場景,導致信息不對稱,從而使得許多鄉村業戶的資金需求不能充分釋放。數字普惠金融可以充分發揮觸達范圍廣、邊際成本低、便利快捷的優勢,深入鄉村產業場景,與鄉村業戶的特色產業緊密結合,開發不同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提供經營快貸、產品預購眾籌、收費權質押、基金投資等特色服務,讓業戶能用會用,盤活其經營資源,推動其規?;彤a業化發展。
四是建設鄉村社區數字化網格信用體系,防范信用違約風險,讓數字普惠金融能持續促進鄉村產業發展。過往農村普惠金融的實踐,常因信用風險難以控制而不可持續。在現代鄉村文明建設中,以現代社區網格化管理經驗為基礎,推行鄉村社會的網格化誠信管理。以村民小組和合作社等最小化的農村生產生活單元為基礎網格,分門別類總結鄉村從業者個人的行為和信用特征,網格內共享信用信息。建立鄉村社群網絡信用體系,打造鄉村社區的社交網絡信用平臺,將此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專項任務。在網格化誠信管理的基礎上,以社區為建設子單元,歸集鄉村社群網絡信用數據,對信用評價高、誠信履約記錄好的從業者,建立白名單,在其鄉村業務經營上給予更優惠的政策性貸款支持,實實在在引導鄉村業戶正確使用信用,形成“成體系、可穿透、授權供查詢”的鄉村社區數字網絡信用體系。
五是在數字鄉村建設中,配套開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使數字普惠金融在鄉村落地生根,持續助力鄉村產業發展。一方面要著眼解決實際問題,著手數字鄉村標準化研究設計,加強農村寬帶網、移動互聯網等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升級;開展集成金融、電商、物流等綜合功能的鄉村服務網點建設,加強鄉村業戶的數字網絡使用技能普及培訓,推動“互聯網+政銀企服務”平臺向鄉村延伸覆蓋。另一方面,要完善鄉村普惠金融監管政策,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打擊非法集資、金融電信詐騙、網絡高利貸、套路貸,推動農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營造數字普惠金融下沉鄉村的良好法規環境。通過推動鄉村數字化的硬件、人文和法規等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用數字化推動金融普惠化,以金融普惠化高質量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內蒙古金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內蒙古金融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內蒙古金融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內蒙古金融網)”的作品,內蒙古金融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數字普惠金融“下鄉”助力鄉村振興2023-01-09
- 普惠金融為民 兼顧安全與可持續2023-01-04
- 普惠引領綜合服務,助力小微企業成2022-12-29
- 年度卓越普惠金融服務機構深圳金融2022-12-15
- 發展數字普惠金融 助推鄉村產業振2022-12-05
- 【數字普惠】 法定數字貨幣與普惠2017-02-20
- 郭震洲:技術創新打造數字普惠金融2017-02-22
- 【普惠】新型金融服務企業是普惠金2017-02-24
- 行業迎春天PPmoney深耕數字2017-02-27
- 數字普惠‖技術紅利將推動數字普惠2017-03-02